4月18日,星期三,苏州市初中语文名师共同体全体成员在苏州市立达中学校开展教学观摩及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分为两场,上午是四位老师开课,专家评课沙龙,下午是特级校长顾苏云和特级教师蔡明两位的学术报告以及在线教育工作安排。
四位老师分别是来自苏州新区实验初级中学的吕新平老师,昆山开发区青阳港学校的陶静娟老师,张家港市合兴初级中学周文忠老师以及苏州市立达中学校的吕婷婷老师。
吕新平老师给全体成员带来的是七年级下册的《一棵小桃树》。根据新教材特点和要求,吕老师尝试让学生体会贾平凹的人生际遇和小桃树形象之间的关联,通过比较阅读,品味贾平凹文章中“丑”意象中的生命意识,并掌握使用一个教学凭借阅读散文的方法,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力引向一个新境界。
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为陶静娟老师所喜爱,她用诗歌一样的语言带领学生反复诵读,揣摩诗歌中优美精炼的语言,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哲理。在引入诗人的人生经历之后,师生走入诗歌的理性层面,由自然之路到人生之路。教者还让学生对诗歌的不同翻译进行优劣比较,印象深刻。
周文忠老师选择的是《河中石兽》,由纪昀的读音导入,然后初读课文,检查学生预习,掌握特殊文言现象,并对学生翻译疑难处进行答疑。课堂的重点在品味故事情节,体会叙事的一波三折的特点。教者设计揣摩人物对话,感受鲜活的人物形象的环节以加深感受。在品味“讲学家”“老河兵”词的妙处时,分角色朗读颇为独到。
吕婷婷老师选择是《〈呼兰河传〉节选》,这是一篇经典,但吕老师有她的新颖处。整节课教者借助朗读,感受文章轻松自由的语言风格,感受“我”童年生活的快乐,同时通过指导学生研读文句和了解作者及原著,思考文章快乐背后的孤独与凄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这种自由、自在的呈现方式。课堂设计“猜一猜结尾”的环节,很有创意。在“哪儿去了,我的祖父?哪儿去了,我的花园?……哪儿去了,我的自由?”中戛然而止,让人意犹未尽。
在评课环节,江苏省四位特级教师进行了细致的点评。胡春燕老师认为,吕老师的课体现了生态课堂的参与性和愉悦性。整堂课学生始终处于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不但能够发现问题,而且也能自己独立地解决问题。这节课学生的阅读能力、听话能力、说话能力、思维能力等,也就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得到了一定提高。同时,胡老师认为,是否可以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小桃树和作者有关联的语句,这样再理解托物言志的“志”这一教学难点可能就会水到渠成。徐德湖老师以“洋溢诗意的生态课堂”为题对陶静娟老师《未选择的路》进行点评。他认为,陶老师的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对诗歌获得了基本的理解,体现出了诗意化、生本化、生活化的课堂特点。在重点研读之中,陶老师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解析诗歌意象。整个教学过程,都努力用诗歌的方法教诗歌,体现诗意化课堂特征。总之,这节课比较充分地体现了本次活动诗意的生态的研讨主题,彰显语文教育的智慧,学生的认知能力、审美能力等,都获得了较为明显的发展。来自张家港市第一中学曹国锋老师对周文忠老师的《河中石兽》进行点评。他认为周老师能着眼学生的生命成长。紧扣文本特点,设计了有坡度的教学,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读中思、在读中悟、在议中碰撞,思维被打开,对文字之美的感悟更上一层楼,把学生引向语言学习的深水区。
苏州市立达中学校蒋老师以“自由生长、诗意盎然的课堂”为题点评吕婷婷老师的《呼兰河传》。他认为这是一节师生自由表达的课堂。形式和情感表达十分自由。教者从学情出发,从学生感受出发,“找一找,读一读,说一说”,达到表达情感的自由境界。他认为语文学习只有尊重和自由,才能实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语文课堂必须能让学生敞开心灵和毛孔,直接和语文肌肤接触。在处理“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这一段教学时,教师跟着学生的感受,自由随堂板书,教学相长。学生明晰本段自由情感的外壳在于“简单句式的重复”、“对自然的人化”、“诗意的表达”、“叠词的运用”、“口语化”,从而把《呼兰河传》从文章“写了什么”推进到“怎样写的”以及“为什么这样写”的层面。有空间会有生长,有巧妙的阅读指引,就会有更好的生长。老师在学生生命里埋下了一粒成长的种子。
江苏教学名师李江华主持了评课与沙龙活动。四位特级教师们的沙龙式评课和条分缕析地评价,充分体现了诗意语文和生态课堂的主题。
下午,大家集中聆听了苏州市特级校长、苏州市教育领军人才、立达中学顾苏云校长对语文教学的思考。顾校长谈到语文与生活的结合,带领学生在园林中学习《苏州园林》,在立交桥前感受文本的精彩,努力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关于作文,她认为,“互助评改”方式可以有效促进主动作文意识,有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随后,苏州市初中语文名师共同体领衔人,正高、省名师蔡明老师给全体成员带来“让初中语文教育走向高品质”的精彩报告。他强调语文的综合性、生活化、诗意化的特质,强调语文是每个人的语文,强调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生命成长的过程,强调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态选择,语文教师要有“立德树人”的担当。
最后,作为共同体的领衔人蔡老师,传达了4月初,苏州市教师发展中心唐爱民主任召开的共同体领衔人会议的主要精神,结合初中语文学科和初中语文中考,落实了苏州市教育局倡导的“线上教育”各市名师首先需要完成的任务。
活动的间隙,名师们参观了立达中学校的校园,感受了浓浓的“立己达人”的校园文化。部分参加活动的成员在学校的“立达”篆刻傍合影。整个活动在紧张、热烈、诗意、生态的享受中圆满结束。


